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紫菀丸

大紫菀丸

医心方》卷九引《古今录验》:大紫菀丸

药方名称大紫菀丸

处方紫菀2两,五味子2两,橘皮2两,香豉2两,干姜2两,桂心2两,杏仁2两,细辛2两,甘草2两,款冬花2两,食茱萸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咳逆。

用法用量每服5丸,1日2次。夜含1丸如杏核大,咽汁尽,更含。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古今录验》

《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施圆端效方》:大紫菀丸

药方名称大紫菀丸

处方紫菀茸半两,吴茱萸(汤洗7次,焙)半两,菖蒲半两,厚朴(姜制)半两,柴胡茸半两,桔梗半两,皂角(去皮子,炒黄)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官桂半两,干姜(炮)半两,黄连(净)半两,槟榔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半两,巴豆霜半两,人参半两,羌活半两,苁蓉(酒浸,焙)半两,川大黄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陈皮(去白)半两,防风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熟地黄(焙)半两,汉防己半两,车前子(炒)半两,白术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川乌头(炮,去皮)2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入巴豆霜匀,炼蜜为剂,捣千下,油单裹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风偏枯,风痫暗风;五癞大风,眉发退落,肢体顽痹;五噎五膈,九种心痛,八种痞闷;五邪失心,或歌或哭,如鬼所使;积癖气块,黄疸水肿;妇人经病,脐腹痛;疟疾连年不愈,一切风痹,不知痛痒。

用法用量每服3丸,温酒送下;米饮亦得。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施圆端效方》

猜你喜欢

  • 二宣汤

    药方名称二宣汤处方桂心2.2千克干姜(砂炒)2千克甘草(砂炒)1.5千克杏仁(去皮、尖,砂炒)2.2千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冒暑饮凉,冷热不调,泄泻口渴,心腹烦闷,及痢下赤白,腹痛后重。用法用量每

  • 百风汤

    药方名称百风汤别名省风汤处方独活3钱,芎?2两,防风2两,当归2两,桂心2两,茯苓、附子、细辛、天麻1两,干蝎(炒),甘草1两。功能主治四肢垂曳,骨节疼痛。用法用量方中茯苓、附子、细辛、干蝎用量原缺。

  • 三叉汤

    药方名称三叉汤处方生石膏24克,葛根18克,赤芍12克,钩藤12克,苍耳子12克,柴胡12克,蔓荆子12克,黄芩9克,荆芥9克,薄荷9克,甘草9克,全蝎6克,蜈蚣3条。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平肝止痉。主肝

  • 致和汤

    药方名称致和汤处方北沙参12克枇杷叶(去毛)9克 鲜竹叶9克 生甘草1.8克 生扁豆12克 陈木瓜3克 金石斛12克麦冬9克陈仓米12克功能主治治霍乱后,津液不复,喉干舌燥,小水短赤。用法用量水煎服。

  • 粉散

    《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婴孺方》:粉散药方名称粉散处方牡蛎(煅)3分,乌头(烧)3分,麻黄根3分,石膏1分,真朱2分,麝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尔朱丹,及一切丹。用法用量粢米粉2升,和散微炒,绢袋盛

  • 健脾利水生化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健脾利水生化汤药方名称健脾利水生化汤处方川芎3克茯苓4.5克 归身6克 黑姜1.2克陈皮1.5克 炙草1.5克人参9克 肉果1个(制)白术3克(土炒)泽泻2.4克功能主治治产后块已

  • 化癣神丹

    药方名称化癣神丹处方玄参1两,麦冬1两,五味子1钱,白薇1钱,鼠粘子1钱,百部3钱,甘草1钱,紫菀2钱,白芥子2钱。功能主治补肾水,益肺气,杀虫。主咽门生喉癣,喉咙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

  • 加减八味丸汤

    药方名称加减八味丸汤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丹皮5钱,泽泻2钱,茯苓3钱,山药5钱,麦冬5钱,北五味1钱,肉桂2钱。功能主治男子肾火虚弱,一交接妇女,则耳中作痛,或痒发不已,或流臭水,以凉物投入则快

  • 两利汤

    药方名称两利汤处方白术5钱,茯苓5钱,薏仁1两,人参1钱,甘草5分,白芍1两,当归1钱,肉桂3分,防风5分,半夏1钱。功能主治卒中之后,手足流注疼痛,久之则麻痹不仁,难以屈伸。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4剂

  • 加味茯苓饮

    药方名称加味茯苓饮处方茯苓、人参、苍术、橘皮、生姜、枳实。功能主治胃中有留饮,而自吐宿水,小便不利;及由咳嗽而白膜发血斑,以及小儿百日咳。用法用量水煎,兼服滚痰丸。摘录《眼科锦囊》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