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刀如圣散

金刀如圣散

《仙拈集》卷四:金刀如圣散

药方名称金刀如圣散

处方松香1两,枯白矾1两。

制法上为末,收贮。

功能主治住血止痛。主跌破刀伤。

用法用量临用搽伤处。

摘录《仙拈集》卷四

寿世保元》卷二:金刀如圣散

药方名称金刀如圣散

处方川乌(炮用)3钱,草乌(炮)3钱,防风2钱,川芎2钱,白芷4钱,雄黄2钱,细辛2钱,苍术4钱,天麻5分,白术5分,麻黄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风,口眼?斜。

用法用量每服5分,临卧温酒调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回春》卷八:金刀如圣散

药方名称金刀如圣散

处方苍术8钱,白芷5钱,川芎5钱,细辛5钱,麻黄5钱,川乌(炮)4钱,草乌(炮)4钱,薄荷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破伤风。

用法用量每服1钱,热黄酒调服。盖覆,遍身汗出有验。

如治痛风,加滴乳香1钱。

摘录《回春》卷八

《直指》卷四:金刀如圣散

药方名称金刀如圣散

处方川乌(炮)4两,草乌(炮)4两,朱砂(另研)5钱,雄黄(另研)5钱,荆芥5钱,麻黄(去根)5钱,天麻5钱,当归5钱,何首乌5钱,细辛5钱,石斛(去芦)5钱,人参5钱,全蝎(去足)5钱,川芎5钱,甘草5钱,防风5钱,苍术(泔浸,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气,口眼?斜,半身不遂,偏身游风,白虎历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分,临卧温茶送下;如病长者,初服3分,渐渐加至7分。看人肥瘦大小加减。

摘录《直指》卷四

《伤寒标本》卷下:金刀如圣散

药方名称金刀如圣散

别名恶疮方

处方茅山苍术6两(米泔浸1日1夜),白芷2两,川乌4两(去皮脐,生用),防风4两(净,生用),细辛3两(去土,净),白术2两5钱,草乌4两,两头尖(无则以川芎)4两,雄黄5两(另研细末入药)。

制法上药俱各生用,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金疮、破伤风,蛇、蝎、疯狗咬伤,汤火烫伤,雷头风,干湿癣麻痹。

用法用量一切金疮及多年恶疮,用自己小便洗过,贴药立效;破伤风紧急,用好酒调药半钱或1钱服之;蛇伤,入枯白矾少许调药敷之;蝎蜇伤,用吐服盖之汗也。如汗不出再服,或涎出亦验,伤处敷药也;疯狗咬伤处口噙水洗净,将药贴伤处;汤火烫伤者,以新汲水调药敷之;雷头风并干湿癣,麻痹,每服半钱,服之立效。

摘录《伤寒标本》卷下

猜你喜欢

  • 静气汤

    药方名称静气汤处方白术3钱,茯苓3钱,白芍3钱,陈皮5分,甘草5分,麦冬3钱,元参3钱,天花粉1钱,苏子1钱。功能主治心烦气动,肺燥胃干之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 调经除带汤

    药方名称调经除带汤处方潞党参3钱,白术5钱(土炒),炒山药5钱,茯苓3钱,巴戟天6钱(去心,盐水炒),桑螵蛸3钱(盐水炒),胡芦巴2钱(盐水炒),白果仁1钱(去皮炒),茵陈5分。功能主治妇人白带,属肾

  • 补漏丸

    药方名称补漏丸处方夏枯草8两,甘草节4两,连翘4两(去子)。制法上为末,以金银花2斤,煎浓汤为丸。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晨空心淡盐汤送下。摘录《外科学讲义》

  • 丹米汤

    药方名称丹米汤处方丹米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寒病已后,男子阴易。用法用量以薄酒和尽饮之。温覆汗出便愈。亦随人大小,不必3两,自以意消息之。摘录《外台》卷二引《范汪方》

  • 麻黄细辛丸

    药方名称麻黄细辛丸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2两,细辛(去苗叶)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术半两,栝楼根3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中风伤寒

  • 芳香逐秽汤

    药方名称芳香逐秽汤处方广藿香全青蒿佩兰各4.5克白蔻仁2.4克薄荷2克 苦杏仁9克 广郁金6克扁豆花4.5克金银花6克西瓜翠衣9克荷花瓣2朵功能主治清凉涤暑,芳香逐秽。主暑夹秽恶,伤子三焦气分,面垢,

  • 救急痧药水

    药方名称救急痧药水处方藿香6两,豆蔻2两,蟾酥4钱,良姜2两,陈皮2两,樟脑1两,大茴香2两,广木香2两,薄荷冰5钱,香蕉4两,桂皮4两,公丁香2两,细辛2两,大黄6两。制法上除樟脑、薄荷冰、蟾酥外,

  • 白鹤散

    药方名称白鹤散别名提毒散处方寒水石2两(软者。烧不爆散者,乃是寒水石;烧爆裂散,即是石膏,不可用)。制法上用炭火烧寒水石通赤,为细末。功能主治疮肿,热毒肿硬难消。用法用量提毒散(《普济方》卷二七八引《

  • 壁土汤

    药方名称壁土汤处方陈壁土。功能主治脱肛。痢时用力太努,肛门坠下。用法用量河水煎,候脱肛熏洗,以五倍子末掺之。摘录《幼科金针》卷下

  • 二甘汤

    药方名称二甘汤处方生甘草炙甘草五味子乌梅各等分功能主治主胃中有热,食后复助其火,汗出如雨。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