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鬼箭丸

鬼箭丸

《鸡峰》卷十七:鬼箭丸

药方名称鬼箭丸

处方鬼箭羽3分,赤芍药3分,乌梅肉3分,牛膝3分,白薇3分,白术3分,当归2分,桂心2分,甘草2分,牡丹皮3分,干地黄3分,人参3分,川大黄4分,虻虫1分,蒲黄1分,朴消5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脉不通,欲变成劳,寒热不调,不思饮食,肤肤消瘦,心腹刺痛,手足沉重。

用法用量初服10丸,加至20丸,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七

《传家秘宝》:鬼箭丸

药方名称鬼箭丸

处方鬼箭羽2分,芍药2分,白术3分(炒),当归(洗过,锉,焙)2分,桂心2分,甘草2分,牡丹皮3分,川大黄4分,干地黄3分,虻虫3分(炒),蒲黄1分半(炒),乌梅肉、人参3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脉不通,欲变成劳,寒热不调,不思饮食,肌肤消瘦,心腹刺痛,手足沉重。

用法用量方中乌梅肉用量原缺。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鬼箭汤”。

摘录《传家秘宝》

《圣惠》卷七十二:鬼箭丸

药方名称鬼箭丸

处方鬼箭羽1两,川芒消1两,柴胡1两(去苗),水蛭1分(炒微黄),虻虫1分(炒令微黄,去翅足),川大黄3分(锉,微炒),赤茯苓3分,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川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牡丹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脉不通,手足心热,腹满喘急,不欲睡卧,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猜你喜欢

  • 救肾安逆汤

    药方名称救肾安逆汤处方熟地9克 丹皮3克泽泻3克山药3克茯苓3克 萸肉3克沙参3克五谷虫4克(酒炒,研末)功能主治治久病体虚,脉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下

  • 固齿膏

    药方名称固齿膏处方何首乌、生地、牛膝各等分,旱莲草(取汁)。功能主治齿根动摇。用法用量上药煎百沸,将成膏入食盐,每日取用漱口。摘录《诚书》卷七

  • 桂参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七:桂参汤药方名称桂参汤处方桂(去粗皮)1两,人参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中客忤,吐青白沫,及饮食皆出,腹中痛,气欲绝。用法用量100-200日儿每服半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

  • 香薷缩脾饮

    药方名称香薷缩脾饮处方香薷(三钱) 缩砂(二钱)草果仁(一钱半) 干葛(一钱半)乌梅肉(二钱) 白扁豆(二钱) 炙甘草(二钱)功能主治驱暑和中,除烦止渴。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

  • 白术和中汤

    《寿世保元》卷三:白术和中汤药方名称白术和中汤处方当归(酒洗)2钱5分,白芍(土炒)1钱,白术(去芦,土炒)2钱,白茯苓(去皮)2钱,陈皮1钱,黄芩(炒)1钱,黄连(炒)8分(有红者多加),甘草5分,

  • 保和益元散

    药方名称保和益元散处方糯稻1升。制法上炒出白花,去壳,再加生姜汁拌湿,再炒为末。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白汤调下。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 琥珀煎

    《圣济总录》卷一○四:琥珀煎药方名称琥珀煎处方乳香末6克蕤仁(研)15克滑石铅丹各60克木鳖子(去壳)10枚黄连末秦皮各30克柳枝槐枝(并新青者)各10枝(每枝长4.5厘米)白蜜黄芩(去黑心)各120

  • 芍药补气汤

    药方名称芍药补气汤别名补气汤(《兰室秘藏》卷下)。处方黄耆30克白芍药45克橘皮(不去白)30克泽泻15克甘草(炙)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行,皮肤间麻木。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

  • 驹溺汤

    药方名称驹溺汤处方马尿1碗,生甘草1钱。功能主治食鳖中毒,腹痛欲死。用法用量水煎服。得吐即愈,不吐即再服,二煎无不愈者。摘录《辨证录》卷十

  • 柴胡加山栀子汤

    药方名称柴胡加山栀子汤处方小柴胡汤加山栀子、茵陈蒿。功能主治发黄,脉弦数,口苦胸满,心烦发热,或往来寒热,日晡小有潮热,或耳聋胁痛。摘录《伤寒广要》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