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桂枝五物汤

黄耆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卷上:黄耆桂枝五物汤

药方名称黄耆桂枝五物汤

别名黄耆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

处方黄耆9克 芍药9克桂枝9克生姜18克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

功能主治补气通阳,养血除痹。治血痹,脉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备注方中黄耆补气、桂枝通阳为君;,芍药养血除痹为臣;大枣生姜调和营卫为佐、使。合用以奏补气通阳,养血除痹之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黄耆桂枝五物汤

药方名称黄耆桂枝五物汤

别名黄耆汤、黄耆五物汤、桂枝五物汤、五物汤

处方黄耆3两,芍药3两,桂枝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

功能主治调养荣卫,祛风散邪。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用法用量黄耆汤(《圣济总录》卷十九)、黄耆五物汤(《三因》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五物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

各家论述《金鉴》:以黄耆固卫;芍药养阴;桂枝调和营卫,托实表里,驱邪外出;佐以生姜宣胃;大枣益脾,为至当不易之治也。

临床应用1.痹:张,形寒,手足痛,肌肉渐肿,劳力行走,阳气受伤,客邪内侵,营卫失和。仿《局方》“痹在四肢,汗出阳虚者,与黄耆五物汤”。黄耆桂枝茯苓、炙草、当归煨姜、南枣。

2.真中风:诊得两手脉厚而长,惟左手略兼弦象,两寸稍紧,脉厚者,得土之敦气,厚道足以载福,为长寿之征。但弦为风脉,紧为痛脉,今紧在两寸,主上半身有痹痛之患,据称手腕及臂上痛,时愈时作,已阅五年之久,且指尖时苦麻木,昔年尤甚,近年略减,细察此症,系风在关节而作痛,至其所以痛者,乃气血与风邪相抗拒,非同偏枯者之全不觉痛,其妙在于痛处,不难扶正以屏邪,书称中指麻木,三年内防患中风,以中指属手心经故也。今幸麻木之处以食指、拇指为甚,系肺与大肠气之不调,尚无大害,然风善行而变数,必须及早治之,然斯时若肥风药以预防中风,是适招风取中,无异借寇兵而齐盗粮,宜出诸郑重,切勿孟浪以图一逞,宜用黄耆五物汤。黄耆2钱,桂枝尖2钱,生白芍2钱,生姜4钱,大枣2枚,同煎服。

3.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一老妪,证见右半身瘫痪,口眼?斜,手足麻木,肌肉不仁,右半身自汗出。血压:150/100毫米汞柱。此乃营卫气血虚亏,阳气阻闭,经脉失于营养之证。予黄耆桂枝五物汤治之。共服15剂,血压:140/90毫米汞柱,脉舌正常。诸症蠲除,一如常人。四年后追访,终未再作。

4.血痹:刘某,患四肢麻木一年余,夜晚尤甚。用维生素B12与维生素B1;肌肉注射60余日,疗效不明显。后改为针灸治疗,初针有小效,继之无效。证见气虚懒言,疲乏无力,四肢麻木以上肢较甚,臀部发凉。脉双沉细,舌质淡嫩,苔薄白。取黄耆桂枝五物汤治之。服15剂,诸证俱蠲。

5.自汗:患者,女,31岁。工人。痢后继见汗出,已两年余。动则大汗淋漓,乍冷乍热,时时恶风,并出现肠鸣,进食不慎即泻,头晕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无力寸浮大。经某医院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屡治罔效。遂用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白术五味子,水煎4剂,服后自汗明显改善,将桂枝减量,白术增制,使之外助黄耆以固表,内达健脾以收功。继进6剂,肠鸣消失。再进3剂,诸症悉除。

6.胸痹:患者,女,51岁,干部。病初自觉胸闷气短,继则胸前区时感隐痛,并向左肩背放射,遇寒痛甚,已2年余。心电图诊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予黄耆桂枝五物汤加薤白、炙甘草,共服30余剂,胸痛诸证得以控制,心电图近于正常。

7.胃脘痛:患者,女,42岁,工人。胃脘时感隐痛,逢劳遇寒尤甚,已5年许,钡餐透视诊为“胃窦炎”。曾屡服大剂辛热理气之品,渐致腹胀纳呆,大便时溏,周身乏力,舌淡润,脉沉弦迟。方用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炙甘草干姜,服药后,胃痛顿解。酌去干姜,加腹皮与茯苓交替使用,予以健脾,因病陈久,宜缓缓图治。继服20余剂,诸证渐愈。

8.低热:朱某某,女.35岁,教师。低热2年余,体温常在37.5℃左右,偶尔达38℃。伴有怯风怕冷,自汗津津,声低气短,纳谷不香,大便溏薄,周身乏力等证。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而胖,脉细缓无力。证属气虚身热。拟取甘温除热法,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焦白术、炙甘草。服上方12剂后,症状基本消失。改用补中益气丸调服半月以善后,随访至今未发。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黄耆防风汤

    《医林改错》卷下:黄耆防风汤药方名称黄耆防风汤处方黄耆4两(生),防风1钱。功能主治脱肛,不论10年8年。用法用量水煎服。小儿减半。摘录《医林改错》卷下《医说》卷一引许胤宗方:黄耆防风汤药方名称黄耆防

  • 安养汤

    药方名称安养汤处方人参1钱,百部1钱,山药1两,甘草3分,麦冬5钱,北五味10粒,白术2钱,茯神3钱。功能主治肾痨生虫,夜卧常惊,或多恐怖,心悬悬未安,气吸吸欲尽,淫梦时作,盗汗日多,饮食无味,口内生

  • 加味解毒生脉散

    《千家妙方》上册引关幼波方:加味解毒生脉散药方名称加味解毒生脉散处方西洋参15克(另煎对服)五味子10克玄参15克 生地15克 丹皮15克天花粉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 银花30克麦冬30克赤芍15

  • 牡丹皮散

    药方名称牡丹皮散处方牡丹皮当归骨碎补红花(酒浸)续断乳香没药桃仁川芎赤芍药 生地黄功能主治化瘀止痛。治跌扑闪挫伤损,瘀血疼痛。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煎服。服毕用秫米饭乘热敷缚,冷又蒸热,换缚。摘录《证治

  • 角鹰散

    药方名称角鹰散处方角鹰屎、乳香、葱白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瘘疮。用法用量先用盐水洗疮口,看大小以灯心探入疮口,随其深浅,纳药入。明日骨内虫及恶水自出,不过2次。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三引《仁存方》

  • 姜香丸

    药方名称姜香丸处方生姜10两(和皮细擦,与茴香腌2宿),茴香5两(淘去沙)。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肾百病。用法用量每服40丸,早、晚食前盐汤、盐酒任下,服讫如人行3-5里后方可

  • 复方红砒膏

    药方名称复方红砒膏处方红砒4克轻粉4克雄黄3克冰片3克 液体石蜡10~20毫升 凡士林加至100克制法前四味药分别研成细扮,混合均匀。加液体石蜡分散后,再加入凡士林,研磨成均匀细腻的软膏100克即成。

  • 大养胃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大养胃汤药方名称大养胃汤处方厚朴(去皮)生姜各60克 肥枣90克(锉,上三味同炒)白术山药(炒)人参川芎橘皮当归五味子藿香甘草(炙)枇杷叶(刷毛,姜炙)黄耆各30克制法上锉

  • 冬瓜粥

    药方名称冬瓜粥处方新鲜连皮冬瓜80-100g(或冬瓜子干的10-15g,新鲜的30g),粳米适量。功能主治利小便,消水肿,消热毒,止烦渴。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包括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浮

  • 百补济阴丸

    药方名称百补济阴丸处方香附(炙)50两,当归50两,熟地50两,杜仲炭50两,续断50两,山药50两,茯苓13两,丹皮13两,泽泻13两,山萸(炙)22两,巴戟肉(炙)9两,苁蓉(炙)9两,补骨脂(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