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吴公祠

吴公祠

即“鹤公祠” (2538页)。

猜你喜欢

  • 希期濮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与大黑彝平等的人”。他称期期。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昆明市及弥勒、祥云、武定、禄劝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纥石烈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纥石列。来源于部名。分布较广,主要居活剌浑水(今呼兰河,一说为通河县境付拉荤河)、阿里民忒石水(今乌苏里江上中游,一说为绥芬河入海处附近之阿敏水)、星显水(今吉林延边境布尔哈通

  • 乞列宾

    即“吉里迷”(681页)。

  • 岱青和硕齐

    见“察罕丹津”(2474页)。

  • 毛南族血缘氏族组织。又称“疆”。明嘉靖以后兴起。主要流行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南、中南、下南地区和邻近县市毛南族谭姓中。共分“吊轻”、“离轻”、“汉轻”、“龙轻”、“虑轻”、“唐轻”、“赵轻”、“马轻”

  • 奕洛韩

    即“慕容涉归”(2441页)。

  • 真理的献礼

    见“真理的入门”(1819页)。

  • 麻书土司

    清代藏族土司。在四川省甘孜县境内。全称“霍尔甘孜麻书安抚司”。雍正七年(1729)受封,领地一在甘孜麻书乡和大塘坝,一在道孚县麻孜乡。据乾隆《雅州府志》载:辖600余户,年贡银数十两。光绪二十五年(1

  • 把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博尔和卫。永乐七年(1409)八月置,以齐达纳等为指挥使。清代有博尔和山,在吉林西南,与英额边门相近。

  • 哀册

    悼念皇帝或皇后的哀辞石刻。亦称“哀册文”。随死者埋入陵墓中。正方形,长、宽各约125厘米、厚约30厘米左右的两块石刻,重叠一起,称一合。上面一块称册盖,类似于书的封面,多呈盝顶形,台面中央刻写哀册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