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雀喀扎法里

雀喀扎法里

赫哲族萨满教神事活动之一。赫哲语音译,直译为“捉雀”,意为“求子仪式”。民间以为,小儿死后其魂变为“雀”,故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族妇女年过二十七八或30岁以上不生育,即认为自己无“转生灵魂”,需请萨满找魂,举行求子仪式。仪式各地不一,有的地区在萨满跳鹿神时,在神队回归途中,求子妇女躲在萨满背后偷偷地在其神帽或神裙的飘带上打个结,待萨满到家发觉挽结时,打结者便跪下承认是她干的,并以酒洒在神杆上,叩头许愿:如能生小孩,一定敬献牛马猪羊等还愿。萨满即为之击鼓祷告,让求子者过三四日来其家取胎儿灵魂。传说此后数日内,萨满于睡眠时出外找魂,能将别处孕妇的胎魂盗来或捉来刚死亡小儿的灵魂,放在家中,任其乱飞。当求子夫妇按期至其家取胎魂时,即举行跳神捉魂仪式,捉到后放入求子者带来的以鹿皮制的“求子袋”内,旁人立即为之扎紧袋口。有的地区在※撂挡子时,当萨满送死者灵魂至阴间去的道上,求子者暗在其神帽飘带上打一结,神鹰知道此事即将魂捉着带回,是日在撂档子家待席散后,举行求子仪式。

猜你喜欢

  • 佛阿拉

    地名。又作费阿拉。满语音译,“佛”意为“旧”,“阿拉”意为“平岗”,合译为“旧平岗”。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东南二道河村南山岗。辖境东临鸡鸣山,南界哈尔萨山,西达烟筒山接连凤凰岭。明万历十五年

  • 忽刺罕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忽剌孩赤”、“呼拉干齐”。“忽刺罕”意为“盗贼”,“赤”意为“司事人”,即捕盗人。《元史·兵志》:“捕盗者,曰忽刺罕赤”。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建国后,委专人执掌该事宜,

  • 湾甸御夷州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中统(1260—1264)初内附,属镇康路。洪武十七年(1384),置湾甸县,旋为麓川所并。永乐元年(1403),以其地近麓川,地广人稠,设湾甸长官司。三年,升为州,治所在今云南昌宁

  • 百卜

    见“濮”(2580页)。

  • 广宁府路

    元地方政区名。亦称广宁府或广宁路。至元十五年(1278)置。辖境约西至大凌河,东达辽河下游附近,北在今阜新市一带与大宁路和懿州地相接,南至辽东湾。治所在今辽宁北镇县城。本为辽显州地,金于天辅七年(11

  • 斯文

    萨满登记在“档士”上的神的总称。鄂伦春语音译。参见“档士”(1805页)。

  • 虎益

    元朝官员。唐兀人。本河西人,夏兀纳城钤部官穆苏和勒善子。姓其祖名虎,因以为氏。从讨李璮有功,以承事郎知万户府事。从李恒下襄阳,又从徇地江西,破刘槃、熊飞诸军,凡定江西州7、福建州3、广东州14。护送宋

  • 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

    清加强统治青海蒙藏各族条款。雍正二年(1724),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之乱平定后,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奏准施行。内容主要包括7方面:一、令青海蒙古各部落编旗分佐领,分别游牧,毋相统属。各级王公,分别

  • 信苴忠

    即“段忠”(1694页)。

  • 斡米南

    达斡尔族中萨满(巫师)举行的最大祭典。达斡尔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每个雅德根(大萨满)每隔3年举行1次。一般在农历三四月间,在其家或屯子附近进行,持续3天。内容包括给诸神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