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游大云山记

游大云山记

一卷。清吴敏树撰。吴敏树(1805-1873),字本源,号南屏,巴陵(今湖南岳阳)人,道光举人,官浏阳训导,擅长古文。曾国藩称其字:字如履危石,落纸乃持重绝伦。其生平淡泊名利,谢绝曾国藩聘任,惟以读书吟咏为乐,著有《拌湖诗文集》、《拌湖文录》等,其文接近桐城派。大云山在巴邱之下游,吴敏树欲游,二十年来未如愿,道光二十二年(1842),其友郭建林,来践旧约,乃偕其从弟伯乔三人同游。步而即路,三日始得登山,共游八日。是记作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记过鹏湾望悬泉自四山下,响泉崖其声淙淙,如松风走万壑,涧侧大石如宿龟,响泉自出其下,此水之胜。陟峰下视万山,如走马驱羊,如滚滚波涛,如千军万马旌旗摇戈,其尤奇。其山峰青笠如笠,横剑如剑,国屏如屏,此峰之胜。此山祀真武,其神甚灵,远近来祷者众多,进香多达一百多人。道士告知,每年八月进香者最盛,此仙灵之胜。大云诸胜,皆略备。是游吟诗十一首,皆存记中。又记道,记中峰、崖、石、泉,向来未有名,名皆始自吴敏树,大云山,近县及四方人士皆莫至,山无题词,游者始于其三人。此山因此一游,而锡以名而传于记。此书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

猜你喜欢

  • 胡氏书画考三种

    八卷。清胡敬(生卒年不详)撰。胡敬字以庄,号书农,仁和(今属杭州市)人,官翰林院编修。《胡敬书画考》收编胡敬所撰之《南薰殿图像考》二卷、《国朝画院录》二卷、《西清札记》四卷,共三种八卷。胡敬曾参加编纂

  • 云川阁诗集

    九卷。清杜诏(1666-1736)撰。杜诏,字紫编。江苏无锡人。少时曾从严绳孙、顾贞观游,得其指授。康熙四十四年(1705)玄烨南巡。诏迎銮献诗,特命供职内廷。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翌年钦赐进

  • 箧中集

    一卷。唐元结(719-772)编。元结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玗洞,因号猗玗子。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宝进士。曾参加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后任道州刺史。为诗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人民疾苦,所

  • 易翼贯解

    七卷。清佘德楷撰。佘德楷字务斋。皋兰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此书以古本《周易》为本,注释务期经文、翼传融会贯通。故取名“易翼贯解”。《周易·系辞》明言有圣人之道四,即“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

  • 瓯香馆法帖

    四卷。清恽寿平(1633-1690)书,冯宜瑜刻。冯宜瑜生平见《慕义堂梁帖》。恽寿平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又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晚号东园草衣、白云外史等,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恽寿平生逢

  • 伤寒论注释

    见《注解伤寒论》。

  • 朋寿堂经说

    六卷。清末邹寿祺撰。寿祺字景叔,海昌(今浙江海宁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曾师从经学家俞樾。所著之文多见于《诂经精舍》八集,皆三十岁以前所作。此书解《易》《书》一卷,《诗》、《仪礼》一卷,《周礼》一

  •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未,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

  • 辩言

    一卷。南宋员兴宗(生卒年不详)撰。员兴宗字显道,仁寿(今陕西麟游西)人。历官著作郎、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乾道(1165-1173)中以谗被罢奉祠。平时观览历世纪解传注之言,凡于理未安者,“退且惧其不纯

  • 冷红词

    四卷。附《绝妙好词校录》一卷。清郑文焯(1856-1918)撰。文焯生平见《瘦碧词》辞目。《冷红词》按编年始于光绪十五年(1889),迄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辑词共一百四十五阙。其词深美宏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