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伯麟

伯麟

?—1824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瑚锡哈哩氏,字玉亭。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翻译举人考取笔帖式。三十六年,中举人。累官至内阁学士,历任盛京兵部、户部侍郎,后兼管奉天府。六十年,以袒护旗员,下部严议。嘉庆三年(1798),授山西巡抚。五年,请定口盐、池盐运行界限,不使混入淮、芦引地。九年(1804),擢云贵总督。十年,缅甸与暹罗属夷戛于腊构衅,顺宁府孟连土司刀派功率土练往援缅甸,遇害失印,后暹罗缴回此印。次年,缅甸派土目孟干进贡索地,却之。十三年(1808),戒缅甸四大万头目勿觊觎九龙江土司所辖十三板纳地,以处事得体,受嘉奖。十七年(1812),平定腾越边外野寨头目拉干。于缅宁、腾越等要隘复设1600名土练,拨给旷土耕种。十八年,督各土司平定南兴土目铜金(张辅国),增设腾越镇马鹿塘、大坝二汛。二十二年(1817),以临安边外人高罗衣聚众称窝泥王,杀土司龙定国,扰瓦渣、溪处两土司境,窥伺内地。亲自率兵平之,定善后条规,以功加太子太保衔,授协办大学士,仍留总督任。二十三年,灭高罗衣从侄高老五,增设临安江东、西两路要隘塘汛官兵。二十五年还京,授兵部尚书兼正红旗汉军都统。九月,充实录馆总裁,疏陈滇黔边务六事,下云、贵两省督抚议行。道光元年(1821),授体仁阁大学士。二年,调镶蓝旗满洲都统。寻以老休致,仍充实录馆总裁。四年,仁宗实录竣。卒,谥文慎。

猜你喜欢

  • 教气艾

    又称“奔柴”。佤语音译。意为“做鬼的人”。解放前云南佤族地区对巫师的称呼。每个村寨有数个或十多个不等,通晓各种宗教仪式,会念驱鬼咒语和看鸡卜,除主持大的宗教祭祀活动外,还专门替人杀牲驱鬼治病。所取报酬

  • 只克

    ?—1516罕东部首领。都指挥使※班麻思结孙。明成化(1465—1487)中,所部滋盛。以吐鲁番侵据哈密,恐为所逼,欲自立一卫,奏请如罕东、赤斤例,立卫赐印,明廷允之,于沙州故城置罕东左卫,令其为都指

  • 地婆阿罗

    唐代佛教译经师。译言“日照”。中印度人。武则天在位(684—704)时至中国。擅长咒术。垂拱(685—688)中,先后居于东京太原寺、西京广福寺,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佛顶最胜陀罗尼经》、《大乘显识

  • 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

    即“阿史那思摩”(1233页)。

  • 阿机拜

    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卓特氏。世居巴林地方。天命三年(1618),从阿巴泰贝勒征明,攻抚顺,取广宁,败明兵于沙岭。天聪三年(1629),随太宗征明,至通州。继随俄罗寨臣等败明经略袁崇焕兵。又同讷门哈

  • 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边疆地区军政机构名。隶湖广行省,辖境包括今广东西南部、海南岛和广西小部分地区,统雷州、化州、高州、钦州、廉州五路;南宁(今广东儋县西北)、万安、吉阳(今海南省崖县西)三军及乾宁安抚司(今海南省琼山)

  • 噶玛丹迥旺波

    1606—1642明末卫藏地方政权藏巴汗。藏族。※彭措南杰之子。天启元年(1621,一说泰昌元年,1620),父卒,嗣为第巴藏巴(即藏巴汗)。联合青海蒙古却图汗及康区白利土司屯月多吉共同反对格鲁派(黄

  • 鄂硕

    ?—1658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董鄂氏。席汉之子。初袭父备御世职,兼管牛录。天聪九年(1635),从多铎征明攻前屯卫,又随多尔衮往招察哈尔部额哲。加世职为三等甲喇章京,擢前锋参领。崇德三年(163

  • 畏可

    亦作“吾亦可”或“隈可”。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牙齿”之意。金初宗室中有完颜隈可。

  • 宰赛

    明末蒙古内喀尔喀五部领主。亦作斋赛、介赛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六子※阿尔楚博罗特裔孙,※伯言儿子。部众万余,拥兵5000。占据福余卫故地,驻牧于辽河流域。其盛时势力所及,西起札鲁特,东跨辽河两岸,